我在法國的真實經歷




因為沒收房租,主要是她堅決不肯收,實在過意不去的我只能每隔一兩天去華人超市聚集的美麗城買各種各樣的菜回來和她一起吃。她很少在家裡燒菜做飯,要燒也就一個菜,我也不想把人家房子搞得和自己家一樣大燒特燒什麼好吃的,所以去超市以買熟菜點心為主,偶爾帶一點蔬菜什麼的。有一次我帶了幾個大肉包,她還很驚訝的問我巴黎怎麼會有肉包吃的。書獃子呀!我們倆也基本沒有在一起桌子上吃過飯,基本都是我盛在碗裡坐到沙發上邊看電腦邊吃。她會在一邊無聲的很快的吃完。兩個人不說什麼話而在一個桌子上吃飯,是很尷尬的事情。

主要是我說的話她好象也接不上,也沒什麼反應,所以從我住進來的第二天,我就故意不在桌邊吃飯了。

住在C家的日子過得很快,一個月轉眼就到了,我那邊自己租的房子也空出來了,前任房客帶走了或是賣了不少他自己的東西,連賣不出去的單人床也處理掉了,居然還想100歐賣給我,說是全新的,我想,你也搬不走,也賣不掉,到時還不是我的嘛!沒想到,他比我還無恥,在網上放了個貼子,說是1歐起拍,不送貨,還真有人20歐買走了。為此我放血190歐買了個新的,自己沒車,讓商店送貨到家。

搬出C家那一天是周六,東西不多,一個行李箱,三個大紙箱和一個包;但是肯定沒辦法坐地鐵過去的。於是我在網上花40歐找了一個有車的學生過來運東西,一個陳姓小夥子,開著一輛很新的Rover,我當時還在想呢,開這麼好的車還賺這點小錢?後來才知道,那之前用一輛雷諾19,就靠這點小錢,賺來了這輛6千多的Rover。讓我一下子知道了外省留學生與巴黎留學生在視野和觀念上的差異了。

C幫我拎著筆記本送我下樓的,車子沒到之前,她站在樓下幫我看行李,我一趟趟把東西搬下三樓,已經是一身大汗了。剛搬完,車子就來了,我氣喘噓噓的也不知道說什麼,一個勁的表示感謝她這一個月的幫忙,她還客氣的說這一個月天天吃我的都吃胖了,應該謝謝我才是。她不知道,我搬最後一個箱子下來之前,還在她的桌子上放了一個小盒子,裡面是一套維姿的面部護理套裝,C的皮膚不錯,可惜用的都是從國內帶的國產護膚品。

我上車前,她向我揮揮手說,以後晚上沒人聊天了,有空可要回來看看呀。

我心想,我在的時候你也沒找我聊過天呀;有空回來看看是什麼意思,看房子?

看你?還是看鎖眼裡的好東西?

後來在法國再也沒和她見過面,只在網上和她寒暄過,直到回國後和他們小兩口吃飯時才又見到的。

又回到一個人住的日子了。一個和C租住的差不多的小套間,好象還不如她的大,我這裡這個所謂的客廳裡連桌子都沒有,只有一個40cm寬的小折疊沙發,說它是沙發,是因為它裡面是海綿的。三折,放開就是一個近2米長的海綿墊,可以當床用。不知道是從哪一任房客那傳下來的,裡面的海綿也不知道是什麼樣子了,反正當沙發用時,一屁股能穿過三層海綿狠狠地坐到地上。後來還是從網上買了個二手的IKEA小方桌,配著這個小沙發用,高度倒是正好。巴黎的IKEA太遠,沒車實在沒有辦法去,所以後來就開始習慣在法國的留學生網站上買二手貨了,便宜又實用,還藉此認識了不少朋友。

L就是我在網上買二手東東時認識的,北京女孩,當時我想要她的手持吸塵器,台燈,印表機,寫字台,一張折疊椅和一堆晾衣服的架子,廚房用具,一共才80歐。 11

L是要離開巴黎去外省讀大三了,所以在慢慢的賣東西,本來是可以繼續在巴黎讀書的,但是她想最後在巴黎讀碩士,要是期間不到外省讀讀書的話,一直在巴黎就太無聊了,所以她申請了去藍色海岸邊上一個旅遊城市的學校了。她打電話給秘書處得知她已經被接收了,現在是等通知書一到就去注冊了。開始打她電話直接進了語音信箱,很活潑的聲音在裡面先法語後中文的說有事請留言。一聽就是北京人。我留了言不到三分鐘她就回過來了,說是剛才在和朋友聊天,然後很熱情地向我介紹她的東西,我說我看了她的貼子了,沒什麼其他想要的,她說你過來看看再說吧,很便宜的,沒人要就要扔的了。